你好,欢迎访问中标通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办理,一站式服务

全国服务热线:199-3586-9001

公司新闻AWERT

关于ISO14001环境体系

发布时间:2023-08-02|作者:中标通认证|访问量:160

利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将浅析ISO14001如何帮助企业适应气候变化,文末您可查看相关的最新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课程信息。

关于ISO14001环境体系

1991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把环境管理标准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年多的工作,SAGE向ISO提出建议:要像质量管理一样,对环境也制定一套管理标准,以加强组织获得和衡量改善环境的能力。根据SAGE的建议,ISO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一个专门机构TC207,着手制定环境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关于EHS

EHS是指环境、健康与安全一体化的管理工作。企业的EHS部门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环境风险、安全事故和职业病隐患,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职业健康危害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环境、安全与健康绩效的结果。

现阶段环境领域的重点工作除了关注如水气声渣等传统环境污染物以外,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各个国家要求企业重点管控温室气体这一类环境因素。因此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企业在适应气候变化的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收到了相关方对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行动要求。那么如何利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环境影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环境管理体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015年,联合国各成员国正式通过了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同年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2015正式发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共同推进着全球环境议程的发展,支持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着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致力于全球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虽然这些目标似乎针对的是政府和国家,但在许多情况下,也可影响着使用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

当前全球热度较高的气候变化问题,就是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巴黎协定的推动下,使各缔约国达成了共同的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一承诺需要各缔约国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并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所以说实现《巴黎协定》需要所有组织的共同努力,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时也可能为不同的组织创造新的商机。

之前企业应用环境管理体系的关注重点在环境污染方面,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但现阶段我们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即温室气体管控。依照ISO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中SC7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管理及相关活动工作组的指引,明确了各组织在部署实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从战略层面推动组织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助力企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那么各组织如何基于环境管理体系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我们关注到ISO14001:2015中“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条款和“4.4环境管理体系”条款的具体要求,就需要在分析组织内外部问题的过程中特别关注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可能是政策性的,有可能是自然影响,也可能是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经济影响;

并在“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条款中对这些可能存在的气候风险进行措施的策划,比如首先需要了解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组织有哪些温室气体,占比如何等相关信息;其次需要组织需要关注作为气候变化的施害者如何减缓气候变化;

同时也需要关注在某些方面组织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那么组织应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组织通过运用环境管理体系的思维,进行相关气候风险和机遇的分析,进而对温室气体管理进行策划,利用体系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温室气体逐步融入到体系管理中,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环境绩效。

在气候变化领域,企业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应对措施,整个价值链的管控也是极大的挑战。许多组织认为组织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仅针对的是直接运营层面的相关影响,比如企业现场使用的资源消耗、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污染物、企业消耗能源以及为了遵守环境法规要求而进行的减排活动。

然而,更具战略性的环境管理是着眼于整个价值链,包括:组织供应链中原材料的开采、生产和物流运输,组织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使用、产品/服务潜在的回收/处置等。这一系列过程被称为生命周期思维。

运用生命周期思维将企业的环境重点从传统的、以员工为主的、狭隘的、法律法规约束的界限释放到开放式的运营职能领域,并直接进行干预和行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组织及其供应链所有成员都成为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积极推动者。最终推动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战略。